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 培育室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优秀教师培育室>>中学历史左彩英>>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抓细节,常阅读,善思考
——课题研究之参加高中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8-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乐

2020.8.1-8.3,在培育室组织下我们进行了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第三期/必修)。在为期三天的培训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今后的历史教学对每个老师的要求更高了,需要我们再备课时好好思考,精心设计。在这些专家的报告中,我尤其对高宇教授的学术指导感触颇深:

1、用好高中课本上的每一个资源,抓住每一个细节。高宇教授指导我们八个用好:要用好教材目录,用好单元引言。用好学习聚焦,用好课本正文,用好教材图片,用好史料阅读,用好学思之窗,用好历史纵横。对比我自己的上课,以往我们在上课中往往为了赶课程进度,会忽略甚至忽视一些环节,尤其是课本中的目录,引言和历史纵横等等。但是事实证明,如果不能总整体构架上高屋建瓴,不能形成知识体系,是很容易迷失在支离破碎的知识结论中的。所以,不论是老师备课上课,还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都需要从细节处着手,明确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明确前一课,后一课,上下文,前后段之间的关系。

2、高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此之前,各老师也需要比之前增加阅读量。众所周知,新教材的知识量就比旧教材要多很多,再加上以前高中没有涉及到的一些知识都出现在了新教材中,更需要老师明确自己的责任,找准自己的定位。对于阅读这件事,老师和学生都要知道:读什么,怎么读,为什么要读。在高宇教授的报告中,对同一件事的解读是非常多的,因为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所以也造成了对于同一个问题,学术界常常有争论,这些争论并不是不好的,多是为了探求接近史实的探讨。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课外阅读中多了解这类信息,以便帮助自己加深对历史史料的理解。

3、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善于思考。高宇教授说,阅读的目的是提出问题,提升学科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阅读后的思考能够提高自身学识,应对新时代,尤其是00后,10后的挑战;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应对新教材的挑战;能够了解史学动态,应对学科发展的挑战;完善知识体系,应对扎实学识的挑战。这些思考也能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的问题:可以针对重难点设计问题;可以针对学生的疑惑和不解设计问题;可以利用史学前沿和热点设计问题;注重情境创设问题;可以根据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设置层次性问题。那么上述问题,如果没有建立在阅读之后的思考上,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阅读后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三天的网络培训时间不长,但却给我们吹来了一阵新风,指引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进一步,期待之后的培训与自身更快的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天目山路189号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