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创新教学,精读报刊精髓
——观21世纪英语报高中报刊阅读课心得
新北区实验中学 钱方亮
近日,我仔细观摩了四位优秀老师的21世纪英语报高中报刊阅读课,感受颇丰。从中了解到,英文报刊阅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贯穿着中小学外语知识的学习,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很有效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我充分利用这次21世纪英文报刊高中阅读教学示范课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勤记笔记,盘点下了几位优秀教师的授课技巧以及许时升讲师的评课要点,有些许收获和感悟,与大家分享。
1.合适选材,激发阅读兴趣。
首先学生对阅读教材要有兴趣,趣味性强,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最佳阅读状态。实践证明,阅读材料过难,但凡超过5%的理解障碍,就有可能给学生带来阅读焦虑。反之亦然,阅读材料过于简单,缺乏应由的新语言和新信息,则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对所学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绪高涨,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而随着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明显提高, 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提高,阅读能力得以增强。所以许时升老师一开始提到的阅读材料的选择着实重要,是一堂成功报刊课的前提要领。
其次,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让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能帮助学生消除阅读焦虑,并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好英语。而连贯性和鲜明性较强的阅读材料具备时效性和新颖性,可以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世界最新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为他们开辟了一个了解各国社会文化的窗口。众所周知,背景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是提高英语阅读效率的非语言制约因素。这是单纯的课本知识远远无法满足的。所以准备恰当合适、具备良好结构和内容的报刊材料,并且材料的背景知识包括学生阅读语篇时已有的全部精力,如生活精力、教育精力、
语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分析与综合结合,培养阅读技巧。
近几年的中考阅读理解试题增加了阅读量,提高了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而且阅读材料多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鲜活的材料。郭小娟老师的两篇文章讲解中正是结合了学生的当下生活与实际,并在阅读理解活动中,分析与综合融会起来,详略得当,较好地把握住了文章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许老师提到,报刊阅读课的基本关注点包括版面编排、标题、文章写法和用词特色,同时从语言理解和字词辨认直接影响了阅读的熟练程度。这就关联到阅读技能的三要素,分别是速度、理解和词汇。那么,在试题中这些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一词多义、熟词生义、多种时态的混用、长句、省略句及插入语等语言现象也随处可见。结合中学生已有一定英语词汇量的前提,进行大量阅读涉猎,培养拓展阅读技巧,进行侧重于获取信息的泛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阅读后进行展示与交流。
胡婧婧老师选取了三篇前后有所关联的阅读材料进行了一场较有意思的报刊阅读课。阅读带有消遣性,同时给学生提供通过推理、反思、评价后,创意写出自己的感悟,能够解决一些接近实际的问题,最终形成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独特认识和理解。我想,这是许老师提倡的不为读而读的“深度阅读”,这样能有效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那么,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实现这一过程?一般而言,阅读学习之后,师生之间应有一个分享阅读成果的交流会活动,如班级读书会或辩论赛等,进一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 形成评价性阅读,构建阅读文化。
沈爱老师的报刊课围绕主题阅读进行展开,主题阅读包含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等内容,它强调了语言学习要围绕意义在情境中展开,所以要围绕主题创设情境。在基于语篇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习策略,获得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形成思维品质,塑造文化意识,形成一个整合、关联和发展的关系。那么报刊阅读课在设计时,还需考虑给学生多设计一些评价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的学习活动。而评价的目标和评价工具仍需我们去探讨与研究。在通过这样的主题阅读和评价活动后,通过某个内容或文体将阅读材料相互联系起来,能让学生以主题带动阅读,从而形成一种阅读文化。阅读文化可以从图书角、黑板报、手抄报、学校广播站、演讲故事、课堂短剧和网络媒体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其次阅读后产生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实用与评价的交流形式,如口头汇报、介绍图书、叙述情节、报告心得、戏剧表演、手工制作、互动交流和多元汇报等。
总之,英语报刊是英语课堂的良好辅助,是最佳的英语学习资源。选择适当的报刊参与课堂活动,进行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并把阅读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因此,报刊与课内教学的整合运用值得潜心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