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为了更好的促进培育室每一位成员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大家在各自选择了一本教育学相关的书籍在寒假期间阅读。
一、赵晗宇读书分享
推荐说明
对于入职不久的教师而言,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指导你如何成为一名向学习型教师。本书全面介绍了学习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型教师,如何在阅读中提升自己,坚持终身学习,成为学习型教师,以及名师在阅读中成就自己人生的具体事例,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与实践策略。其中介绍的读书方法效果较好,为阅读者提供了新的读书路径。
阅读感悟
常常羡慕身边厉害的前辈,他们在工作中取得丰厚的成绩,桃李满天下。阅读完此书,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名师的身影,原来他们就是学习型教师的典范。如何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阅读是其中一条路径。这本书向读者介绍了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教师,以及如何进行阅读的方法。我也从中收获了新的读书策略:检视阅读法、分析阅读法、主题阅读法和读书笔记法。书籍很多,读什么书对教师而言是有益的呢?每一种书籍的作用都很重要。教育类书籍是专业成长的催化剂,要多读;心理学书籍可以打开另一个世界,要精读;经典名著可以帮助一个人滋润心田,要重读;人文社科著作,可以提升个人素养,要泛读。而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在短暂的时间中采用合理的方法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领略人类社会的奇骏与丰华。光读书还不够,还要行动起来,最好是能够和学生互动起来。毕竟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服务于教育。希望大家读了这本书,可以找到一点职业发展的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石,并指引自己向更远更深处前行。
佳句摘录
学习型教师,就是教师能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自主地预设学习目标,确立以学习促进发展、以学习促进创新意识,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融入教学中去。
——选自第1章主题1认识学习型教师
教师专业精神是基于教师专业特点而形成的,它囊括了教师的全部精神风范,即师德、师智、师能和师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乐于合作(师德);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是知识还是智慧,是判断教师专业精神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师智);创造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协调运筹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以及程序开发能力、教学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师能);才气是师艺的集中表现,可以是一手好字、画笔灵动的简笔画或者是一副好喉咙(师艺)。
——选自第2章主题1阅读,教师精神发育的武器
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掌握学科知识层次,探究学科智慧层次,体验学科创新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发展都需要阅读提升助力。在不同的阶段阅读不同的书籍,可以让教师在学习型教师的成长之路上进步的更快。
——选自第3章教师成长的关键读物
教师由于工作繁忙,加之特定的阅读目的,就需要用检视阅读法。简而言之就是略读或预读,这种阅读方法属于层次性阅读,强调阅读的时间,即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完成一项阅读。要注意的是,这样的阅读并非随便或随意浏览一本书,而是采用一定的程序进行阅读。第一步看序言,第二步研究目录,第三步看摘要或导读,第四步略读或粗读整本书。
检视阅读法的注意事项:一是要采用以下典型问题来思考:这本书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如何?这样的问题可以确保运用此方法时思路清,并以最快的速度判断书的价值。
——选自第4章主题2巧用方法,促进有效阅读
二、张咪咪读书分享
推荐说明
《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授课时所用教材演变而来的,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只是将它作为教材使用。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告诉了人们这样几条交往规则:一、对别人表现出诚挚的关切;二、微笑;三、记住他人的名字,一个人的名字对他本人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四、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五、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物,使对方觉得重要——以一种诚恳的方式进行。卡耐基作为人类的心灵导师,他深刻地洞察到,世上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不成功,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忧虑、自卑和人际沟通障碍所致。他提出了“相信你能成功,你就能成功”的论断。
阅读感悟
人们都想获得成功,就像我们教书育人,每个学生都是希望取得好成绩的。但由于人性的弱点,使得通向成功之路布满了荆棘。《人性的弱点》就是要告诉人们,正视每一个人都有的本性上的一些“弱点”,以充满热情的赞誉、理解和宽容,去适应别人的这些“弱点”,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教师与学生交流交往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支持。
《人性的弱点》讲的是大众常见的弱点,实际上它也让我反思自己的弱点,给我一个纠正自己的方向。生活就是这样,你所做的一切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失去自己的本性。生活的方式是活出自己,活出自信。与其试图赢得别人的关注,不如完善自己。我们无法克服人性的弱点,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弱点,并正确利用它们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做一个自我反省的人,不断遇到更好的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人,笑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
佳句摘录
1、批评是无用的,它激起抵触,让人急于辩白;批评还是危险的,它伤害自尊,甚至让人萌生恨意。
2、用最真诚的态度赞美他人,当你已经将这些话置于脑后,对方仍然会在心底一遍遍重温。
3、普天之下唯一能影响他人的方式,就是找出他们想要什么,并且教给他们如何获得。
4、请记住,说服别人的首要途径,是引发对方的强烈欲求。
5、无论对于任何人,无论以何种语言,自己的名字都是世界上最甜蜜最重要的词汇。
6、人性中最普遍的弱点之一——渴求重视。
7、你无法教会他人,唯一能做的,只是引导他自行领悟。
8、如果将批评降至最低限度而着重表扬,人们的善举会被巩固,不良行径因为未被关注而逐渐弱化。
9、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念而失败,而是因为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10、要想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用你的欲望提升自己的热忱,用你的毅力磨平高山,同时还要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11、如果你不开心,那么,能变得开心的唯一办法是开心地坐直身体,并装作很开心的样子说话及行动。---如果你的行为散发的是快乐,就不可能在心理上保持忧郁。这点小小的基本真理可以为我们的人生带来奇迹。
12、心灵的成熟过程 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探寻的过程。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否则我们很难去了解别人。
三、张瑾读书分享
推荐说明
教育工作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了什么,而是以学到什么、对学生有什么影响来衡量的。面对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面对充满个性的学生,如何进行教与学?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多年以后我们又能给学生留下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本书是对教育的“终极思考”,但没有一篇是从理论到理论或者从理性到理性,它们大多起于教育教学甚或日常生活的细水微澜、细枝末节,却又能引发人们久久不止的阅读思考。
阅读感悟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教师应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素养上努力提升,同时也要多阅读,相信学籍的力量是无穷的,经过书香的日积月累才能博才多学,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很多老师都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但是在课堂上却没有等,也不肯等,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赶进度,却忘记了做事如果急不可耐,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课堂上老师的耐心等待,老子所说“功成事遂,百姓皆为自然。”学生们在课堂上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找回了自信,获得了感动。有的老师认为教学内容那么多,教学进度那么紧张,哪有时间在课堂上等学生呢?其实在课堂上,老师只是引领者,教学本来是借着教授学生知识,重点是培育学生的未来,“教是为了学的开始”、“教是为了不教”。
在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学生应该占主体地位,我们教学时常常喜欢学生“画龙”,教师“点睛”,如果反过来是教师“画龙”,学生“点睛”,岂不更好吗?课堂上教师也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追求,知识是重要的,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兴趣,而兴趣来自体验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让他们课堂上亲自体验并享受自己捅破窗户纸后的喜悦和兴奋。
佳句摘录
人的成长主要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的过程。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播种太阳,让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变得温暖又明亮,用阳光温暖学生的心,“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希望。
——选自:第二辑 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犯错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利,也是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后,就一直在犯错。在差错中,我们学会了走路;在差错中,我们学会了说话;在差错中,我们学会了用稚嫩的小手写字画.......伴随一个又一 个差错,我们一步步成长差错。
——选自:第二辑 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教师爱学生却没有得到学生的爱,可能说明教师只有爱的情感, 但缺少爱的行为,爱的能力, 爱的艺术,也可能说明了教师虽实施了“爱"的行为, 但学生没有感受到,或者是不肯接受教师的爱。
——选自:第三辑 我的榜样和合作伙伴
读书能启迪智慧、沉淀学养,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才能不断地以先进的理念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更好的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