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题境课”相融合
¾¾新北区初中化学优秀教师培育室第35次活动暨终期评估展示活动
2023年5月23日,新北区初中化学优秀教师培育室第35次活动暨终期评估展示活动于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举行。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张科长、武进教师发展中心的赵国华老师、新北区各校前来学习的老师们以及培育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课堂观摩
第一个环节是两节优质复习课《“生气”的药片----常见气体的复习》和《巧用氧净》,分别由来自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的蒋漪老师和蒋成名老师带来。蒋漪老师以“泡”为何物、“泡”从何来和“泡”有何用三个环节展开,以学生熟悉的泡腾片作为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层层递进,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再通过计算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全面地复习了这部分知识点。最后根据所学知识自制碳酸饮料,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蒋成名老师以家中孩子的脏鞋为情境引入,设计了认识“氧净”、巧用“氧净”和选择“氧净”三个环节。首先通过认识“氧净”,探究氧净遇水生成的气体成分,回顾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如何用?”“如何保存?”“还有何用?”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发学生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思维。最后通过氧净的品牌选择,让学生设计实验装置测定过碳酸钠的含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并对质量测定进行定量分析,巧妙的将定性与定量结合了起来。
二、评课环节
本次活动由4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评课,奔牛高中的陈老师提出了两个优点,一是以气泡水贯穿整个课堂,并多次进行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张老师认为两位老师情境的设计贴近生活,紧扣情境提出问题,逻辑严谨,教学风格幽默风趣,抓住学生注意力,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林丹老师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两位老师敢于担当,勇于挑战,教态自然,能很好地与学生交流;第二,创设生活情境,体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三,给予充分信息,帮助学生推断气体成分,有滋有味,探究的问题从学生出发,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活动丰富,注重学科观念建构。
培育室领衔人魏军老师分别从有“情”和有“法”两方面来讲评,首先,有“情”体现在以“氧净――过碳酸钠”这一真实的物质为主题情境。层层设问,以“认识氧净”、“巧用氧净”、“选择氧净”为情境线,以气体性质与检验――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定量检测为知识线,知识与情境素养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复习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流程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思路,让学生用实践中复习所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其次,有“法”指的是有学科基本知识与方法。在“氧净”情境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问题,从化学的视角对“氧净”的组成、气体成分、去污原理展开研究,通过科学探究、三重表征等,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从定性走向定量,由点到面,建构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型,让学生体会到有用的化学。
三、讲座《“题”纲挚领明思路 “题”要钩玄探精华》
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赵国华老师基于新课标的中考复习策略为大家带来了《“题”纲挚领明思路 “题”要钩玄探精华》的讲座,主要从科学备考、高效复习和精准施策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引出选题、鉴题和讲题。首先,在选题方面,要做到从疲于应付到披沙拣金,列举了一系列具体的例子;其次,在鉴题方面,要做到从数米而炊到设计教学,指出真实情境、实际问题、化学知识和核心素养间的关系;最后,在讲题方面,要做到从校对答案到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安静地备课、干净的课堂和较劲的课后。
四、专家指导
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张爱娟科长对培育室活动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从两方面对大家提出了期望。首先鼓励大家积极申报参与培育室,名师工作室等,促进专业发展;其次希望大家从中有所收获,共同努力,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