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观课学习心得
新北区飞龙中学 曹丹
本次我线上观摩的是来自深圳的张郁馨老师的课例展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10 Section B 2b Hometown feelings阅读》,本单元主要围绕“谈论自己周围的事物”为话题展开教学活动,通过阅读找出主人公钟伟的个人信息、家乡的变化、不变的记忆,理解体会离乡人对家乡的感情,这个话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本节课中,张老师充分考虑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处理文章的时候根据其本身的难易程度分为整体理解和分段细节理解两大部分,通过严谨的问题链设置,从易到难,由表及里,兼顾后进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实现从语篇到语用的跨越。整节课课堂参与面广,课堂达成度高。张老师着重加强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并且在文本深度的挖掘上下了功夫,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多维度地提升了自身能力。
结合线上课例以及张老师的自我讲解反思,我个人觉得她在培养学生文化品格方面以及思维品质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文化品格方面:文章有代表性地选择了一位普通农民工的个人小故事,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过程中关注和渗透的不是财富和收入,而是学校和环境,重视教育和生态的保护,符合主流的价值取向,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中国故事。张老师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读懂作者描写钟伟家乡变与不变的本质意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使文化品格的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学生心中。
思维品质方面:在思维品质方面的训练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张老师充分挖掘了教材内容,将文章脉络、细节,上下转承等方面与学生一起细细研读,步步解析。通过精心预设的问题链设置,不断刺激学生思维活动,也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局限于表面,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把握。
回顾我们的译林版教材,其实八年级下册的Unit 1 Past and Present的主题和这个课例正好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但自己的教学在过程中却没有深度挖掘到更高的育人价值。这次张老师的课也给了我一点启发,不妨把这篇人教版教材的文章作为课外拓展阅读材料,进行一次基于主题意义下的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