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 培育室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优秀教师培育室>>小学科学章丽红>>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新北区小学科学培育室成员刘燕婷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0-11-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燕婷

关于“项目化学习”心得

从现有的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整合所形成的对儿童如何进行更好的学习的研究来看,项目化学习与“儿童应该进行怎样学习、儿童如何学习”息息相关。

1.项目化学习激活更多的大脑联系,产生更多的学习

项目化学习调动儿童全脑的参与。在一种学习中,如果能够更广泛地激活大脑中的联系,与更多的神经联系发生变化,就会产生更多的学习。比如,在探索种子的过程中,儿童发现为什么特定类型的种子会吸引特定类型的鸟,儿童就是在这种具体的情境中发展出对关系的理解,当儿童有具体的经验与成人进行对话、进行深度观察、思考和推理,当大脑是这样被经验和思考所塑造起来的时候,大脑就做好了更复杂的学习准备。

2.项目化学习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

有大量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儿童“学会学习”的生理基础,因为执行功能包含工作记忆的处理、冲动抑制、转移和保持注意、问题解决、推理和计划等,对儿童的自我控制(self control)的学习品质如专注、目标意识、坚持等也有重要影响。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布莱尔(Blair)的研究——入学准备模型中,以执行功能为基础的自我控制具有比智力更为重要的预测性,它可以预测整个学校教育的数学和阅读能力,在早期儿童阶段发展迅速。

项目化学习的多种要素都可以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对儿童自我调控的学习品质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项目化学习需要儿童有清晰的目标意识,儿童需要自己制作计划书,进行目标导向的活动; 项目化学习需要儿童在实际所做的事情和将要达到的目标之间做抽象性思考;项目化学习一般都是长时段的探索过程,要求儿童有长期的坚持性,抑制当下的冲动和分心。此外,儿童需要运用符号性工具与他人进行深度沟通和互动,需要创造性思考产生创新的想法,他们需要工作记忆运用大量数据进行心理活动,看到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他们需要灵活发现不同视角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自我控制去抵制诱惑。所有这些都与执行功能有关系,都会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

3.项目化学习培养儿童在未来世界如何行动的心智习惯

我们都知道,记忆与学习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所指的记忆是一种低端技能,是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识记,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复习、记笔记、背诵等方式是重要的记忆策略。实际上,对儿童而言,需要关注三种类型的记忆:联系性记忆,在已有知识和新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情感性记忆,注重与学生情感相关联的记忆;生存记忆,学生会记住那些帮助他们生存的内容。所以,更符合学生大脑发展的记忆可以是提供学生在真实任务中的深度加工式记忆,采用记笔记、照片、画图、创建模型、设计和运用游戏情境、给出表征、组织材料等方式进行记忆,学生需要阅读、看照片、拜访相关的成年人,需要运用三种长期记忆。

儿童应该经历的是大的脚本(script)而不是清单(list)。所谓脚本,是由儿童自己创建出的经验图式,他们在其中可以记忆、问题解决和创建新意义,儿童运用符号思维,增强在心智上将具体物体、行动和事件抽象化、图示化的能力。而清单的记忆是与具体情境相分离的,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消极地传递固定且预设的清单的时候,儿童很难锻炼自己的心智。项目化学习正是旨在促进儿童在开放性任务探究中形成自己关于世界是如何运作的脚本。

在脚本中积淀的是一种灵活的心智习惯,包括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如何反思,如何决策,如何进行个性化表达,等等。这些心智习惯需要在项目化学习中进行审慎的、有意识的考虑,融入项目化学习的驱动性问题、社会性规则、学习工具的设计中,让儿童在项目化学习中体会什么是高质量的问题,什么是良好的合作,什么是深入的反思……

在我看来,项目化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儿童记住了什么,也不是儿童懂得了什么,而是儿童发现自己有能力在未知的世界里去做些什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天目山路189号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