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里格隆》这堂课我从歌曲的音乐创作来源入手,以表演京剧《卖水》中的唱段导入,从而引出过门音乐,即歌曲中A段音乐旋律。A段旋律的教唱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时我先让学生从唱、步态中感受京剧的唱腔及韵味的表现,再通过以口传口模唱为主,钢琴听唱为辅的方式逐步让学生掌握旋律。对于唱词多次采用隐记的方式激起学生的挑战求知欲,激发他们自主的记忆歌词,通过音乐的记忆解决了识谱的困难。在初步掌握演唱后,用戏迷听戏时的神态动作引领学生进入到京剧的听赏情境中去,在戏迷角色扮演中让学生自然地唱出旋律中的京腔京韵。
B段旋律教唱中我以声音状态的解决为重难点,通过形象的口腔状态规范和到位的声音位置安放明确地指导学生演唱,波音的灵活轻巧效果我也做到细致地示范和要求。在教唱中,我通过多次的示范并辅助以可视化的身段动作多方面加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而最终表现出较好的声音效果。
在歌曲合唱教学时,以B段旋律的合唱教学为先,经过多个班级试上,最终设计为女生演唱一声部,男生演唱二声部,在听觉上声部的配比较为合理。教唱中先以小组与教师的合作为示范,让男生仔细聆听第二个声部,通过聆听让男生掌握第二声部的旋律规律,最终生生完成合作,在合作中根据学生的声音状态时刻作出调整,将两个声部的音色音量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A段旋律的合唱难度更大一些,这一段我仍然采用女生与教师先合作,让男生听出自己的声部是从第二节小节开始进入的,并帮助学生整理第二个声部的旋律规律,是A1旋律的重复演唱,最终完整的掌握整曲的合唱,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
在歌曲的传统文化挖掘方面,本堂课力求立足学生的实际,避免过大过空,从抓住京剧中“四大行当”及“四大功夫”两个基本点入手,并为之设计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相关知识。在完成歌曲教唱后,又用风格不同的京歌《梨花颂》为拓展欣赏,介绍了京剧中著名的四大名旦,让学生了解京剧中的反串现象。最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多走进剧院欣赏京剧,感受它的魅力。
本堂课我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没有给学生更正宗的京剧欣赏体验,虽然教师的表演现场感很强,但是毕竟与京剧演员有一定差距,应该再让学生欣赏一段京剧演员的更专业的表演,让学生有更准确的欣赏。其次,二声部的合作时前两遍学生没能卡上伴奏,主要是缺少了对伴奏的聆听,如果聆听充分会,跟伴奏的合唱推进会顺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