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吴老师课堂内容设计结构紧凑,安排活动合理,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等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
在听课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小小的反思:
1、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让课堂更加便捷、焦虑。课堂上吴老师提问:“有哪些方法去探索食物中的营养?”学生回答:“书籍、网络……”但最后老师为孩子提供的是一张信息卡片。其实课堂中教师可以提供网络、相关书籍,让孩子自主寻找发现食物中的营养,这样得来的知识更广泛,更容易接受。
2、资源的呈现方式。资源呈现可视化、多样化,更利于学生学习。课堂中在学生制作信息卡呈现出来资源单一,教师在活动前可以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记录呢?”以三年级孩子的学习经验他们会说出图文、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在交流信息卡环节教师是空对空的讲,对于还没有掌握知识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接受。老师可以在交流完一个营养素后,用PPT出示小结一些,从什么营养成分、什么食物、什么作用三方面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