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理论及实践的结合,新北区小学英语祁琴花优秀教师培育室决定开展第十八次活动。本次活动围绕第三课时的教学展开,由吕墅小学的汤晨晓老师和奔牛实验小学的祁洁萍老师执教,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
汤老师执教的是“四上Unit5 Our new home”,她的课堂是自然流畅的。以小鸟的飞行路径为主线,带领学生在主题情境中综合运用语言。基于学生理解卡通之后,引导学生表演故事、续编故事,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表现的很积极。
祁老师执教的是“六上Unit5 Signs”,她的课堂是震撼的,是充满思维火花的。开场的一首rap迅速将学生带入课堂中,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上都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最后的活动落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体会“标志”的意义。
最后祁琴花校长对于这两节课进行点评,她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是基于主题意义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两位老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使学生形成了多元思维,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育室的伙伴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收获。
刘芝彤:
每单元第三课时的把握,对于我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聆听了汤晨晓老师四上Unit5 Our new home的课堂,我感受到了真实有效的情境搭建是多么的重要!
译林版教材是编者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依照历年时间的经验和英语知识编纂成的产物。因此,我们教师每一堂课都应当以本为本,汤老师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在她的课堂上,没有脱离于课本的情境,而是以little bird,how are you为主线,带领学生先操练song time又生成发展性的内容,学生不知不觉掌握歌曲的同时,又额外学习到了dining room和study的说法,使学生取得阶梯型的成长。而后又随着little bird进入cartoon time的文本内容。既总结了前两课时房间的有关内容,又探究学习,落于文本。好不精彩!
汤老师吃透了文本,在她的课堂上,她和学生配合自如,对于听课的我而言也是轻松自在,值得我不断去学习。
恽丽玲: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10月29日下午,我们培育室的小伙伴又一次相聚奔牛实小,共同聆听了汤老师和祁老师的Cartoon time教学。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第三课时的教学,聚焦单元整体教学。
汤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a bird串联一节课,引人入胜。而祁老师,开场一首Rap将在场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深深吸引住了,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前,呈现一张图片,让学生猜测文本,通过be on an outing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读中,What will they say? What will happen then?两个问题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读后,创设情境,又让学生创编对话,与生活联系到了一起,滚动复习旧知。
两节课处处是我们年轻教师值得学习之处,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应该一步一步落实到位,扎实推进。
恽祺:
汤晨晓老师的课,舒适的节奏感,低段课堂与学生交流的童趣化语言,让我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她的课堂设计精巧,以bird的为线索,串联所有活动环节,让学生跟随着老师的思路,与bird一起唱,一起玩,一起演,潜移默化地操练关键句型,学生的习得也是扎实有效的。
祁洁萍老师的课充满匠心,出场即高潮,以一首chant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带领学生巩固旧知。她的课堂设计是对教材的深层解读,考量了教材的前沿后续,从Sam和Bobby的last outing到new outing,使学生对Cartoon板块的故事有了看连续剧般的感知,也让学生对剧情和人物有了更浓厚的探究欲。祁老师对文本的预测和思维性的深层挖掘,对图片信息的解读,对教材留白的补足,对情绪和心理活动的感悟,充分诠释了Cartoon板块的操作路径。最后拓展环节How to make a good outing?更是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精美的PPT设计,时刻注意对学生朗读上的指导,以及沉浸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英语去解释新词……处处都是匠心,令人感动!
最后,祁校长指出的活动设计路径:理解性活动——实践性活动——迁移创新性活动,为我以后的教学活动设计亮起来一盏明灯,思路更加清晰了起来。
毛如月:
沐浴着秋日的暖阳,嗅着空气中隐约弥漫着丝丝桂花香,在这样美好的午后,再次如约和培育室小伙伴们相聚研讨第三课时Cartoon time教学。汤老师的课清新温婉,祁老师的课灵动大气,两节课都有各自的精彩,聆听完这两节课的我有了全新的收获和感悟。
细品祁老师的课,每一教学环节无不流露出她的细腻和巧思,让我感慨至深的是她对整套教材整体的把控、透彻的解读和入微的剖析。对于文本的预测、人物表情和感受的解读,以及对于语篇留白的续写,这些环节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都有在做,但是对比祁老师的课堂,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浅尝辄止”和“轻描淡写”。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每一串问题链的抛出都值得我细细品味,都牵动着学生去探寻、去追问文本最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评课中,祁校的点拨让我对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中主题语境这一要素的创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如何让情境更具流畅性、整体性,创设更真实更生活化不显得那么突兀牵强的语境,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要不断思考的……
陆慧:
今天很荣幸能听到两位老师带来的精彩课堂,两位老师风格各异,汤老师的课清新自然,祁老师的课大气灵动,让我受益匪浅。
汤老师执教的四上Unit5 Our new home第三课时,巧妙地以“Where is the bird”串联起课堂情境,通过询问“How is the bird ?”,以小鸟感受的转化来推动课堂情节,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在情境中复习单词和句型;预测文本;生成语言。汤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引发他们回忆已学知识,融合新知,大胆表达。
Song time 板块常常容易被我们一带而过,而汤老师处理这一板块却非常地扎实有效。先让学生初步感受,通过“What’s the song about?”,“How is the bedroom?”教授nice and clean,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短语的意思,突破阻碍后,让学生齐唱,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改编歌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让学生巩固本单元的单词与句型。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放手让学生操练,及时提供语言支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祁老师的课令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整合了三到六年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沉浸在an outing这一情境当中。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书本中的图片,让学生对文本进行预测,归纳总结出where,where, how, what,when这些要素,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输出环节,祁老师将文本情境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学生对标志的理解和运用。此外,祁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Bobby和Sam的情感地理解,通过提问“How do you feel”让学生感同身受,并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祁老师还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比如在happy time,祁老师分别设置了read in role ,act it in role, act it creatively,分层设置了不同的课堂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两位老师的课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值得我细细地品味和学习。
刘新怡:
10月29日下午,祁校领衔的培育室在奔牛实验小学进行了第十八次活动,和小伙伴们继续探讨cartoon time的教学。听完今天的两节课,收获非常多:
一、专业素养
首先,我从今天两位老师的身上都吸收到了一个共同点,自然优雅的教态,汤老师娓娓道来,就像祁校说的清新自然;祁老师展现了成熟老师上课的魅力,自然大方,对比我自己上课,就略显急躁,我觉得自己还需要多多沉淀。
二、情境创设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巧妙地设计了大情境,汤老师以the bird in the classroom,the bird in the tree和the bird at home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和活动,祁老师以last outing和a new outing结合文本剧情,前后单元的联系创设情境,两位老师都是根据教材创设,真实有效。我们知道,情境教学必须建立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否则就是无意义的情境,两位老师都做到了,通过创设的情境,课堂趣味性增强,两节课学生也特别愿意表现,积极主动,从学生的表现就体现出了今天两节课的成功。
对比自己上个月的cartoon time教学,感觉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也会不断和小伙伴研讨,共同探讨研究第三课时的教学,不断提升自己!。
朱梦云:
今天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奔牛实验小学开展了活动。活动伊始,我们聆听了汤晨晓老师和祁洁萍老师执教的两节优秀课。汤老师文雅恬静,娓娓道来,带动学生游乐课堂,生动活泼的课堂和学生热烈的反映展现了汤老师扎实的功底。汤老师通过bird的活动轨迹,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游戏,聚类呈现核心词汇和句型。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语言创设巧妙,song time 的教学非常新颖扎实,不像之前的song time教学留于表面。学生的活动多,给学生表达语言的机会就越多。祁老师成熟稳重,我们跟着祁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深入课堂,祁老师从四年级学习过的Bobby and Sam’s last outing 过度到本节课他们的new outing。既巩固了旧知又呈现了新知,滚动所学语言,引导学生思考。祁老师运用深厚的基本功及对教材的深入解读给我们呈现了一节优质课。我从两位老师的身上也学习到了很多。
这两节课都符合了祁校所说的: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每一次的教学都应有一个主题语境。
张莉:
时隔半年,再次回到校园,回归英语教学,感叹聆听优秀的课,向优秀的老师学习,依旧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今天,我再一次来到美丽的奔牛实验小学,有幸走进了汤晨晓老师和祁洁萍老师的课堂,听了两节优质课,收获颇丰。
汤晨晓老师是一位充满教学魅力的发展型教师。汤老师的教学风格清新甜美、自然流畅。她的口语地道、语音纯正,体现了优秀的个人素养。今天,她带来的一节四年级上册Unit5 Our new home第三课时Cartoon time板块的课,结合了Song time的教学,整节课以小鸟的活动轨迹为主线串联三个场景:教室、树上、新家,巧妙的活动设计、自然的过渡语言、丰富的学生活动、有效的师生互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节课顺畅、自然,毫不刻意却又水到渠成,精彩!
祁洁萍老师是一位充满教学智慧的成熟型教师。祁老师的教学风格颇有大师风范,展现出了成熟教师的独有的智慧与魅力。开场的Rap与Game绝妙地结合起来,震慑住了在场的听课老师,更是成功地吸引住了每一位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课中语言的大量输入,到学生精彩的语言输出,可谓是祁老师才能把控的专家型课堂,绝妙!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需要学习的还有更多。
郝丹:
丹桂飘香,秋高气爽,我们培育室小伙伴欢聚一堂,在奔牛实验小学开展了第十八次活动。本次活动汤老师和祁老师带来了两节风格迥异却异曲同工的精彩课堂。
汤老师的课堂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教态亲切自然。汤老师以小鸟的活动轨迹创设情境,以小鸟在教室-小鸟在森林-小鸟在家为主线,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引入新知,完成song time和cartoon time 的教学。
祁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开场一首结合标志课文内容的rap,巧妙地完成了对旧知的复习,完美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后以对每幅图片的提问猜测,适时追问完成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利用给文本起合适标题,怎样设计一个好的出游计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性的思维品质。
两位老师都将cartoon time的趣味性展现了出来,并且都在知识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钱宇平:
今天有幸来到美丽的奔牛实验小学聆听了两节优秀的课,我受益匪浅。从中体会到教师上课的独到之处,感受到教师上课的魅力和风格。两位教师有着较高的语言素养,上课节奏清晰、明快,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始终处在高度兴奋、高度思考运转的状态。
她们目标把握明确,整堂课重在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开发和生成课堂资源。比如第一节汤老师的课,学生学了歌曲,教师继而又鼓励学生大胆改编歌曲并学着唱一唱。也启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地给予学生信任,相信他们的能力和表现,课堂多给学生创造语言输出的机会。对于cartoon time的后续故事发展,两位老师都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并进行故事表演。学生有效的从“学英语”转变成“用英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课堂上,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没有松懈的机会。特别是祁老师的整节课教学内容充实,学生学习紧张、明快而且轻松、活泼。传给每位听课教师的是这种感觉。
教学真的是用心、用脑的大胆实践过程。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多实践,多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彭琪媛:
今天汤老师和祁老师的两节课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思维火花的绽放,学生乐于学习英语,敢于用英语来表达,善于去表演卡通,让我看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知识在生长。
汤老师引入的小鸟将学生带到不同的场所,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运用语言,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对卡通的热爱,对英语课堂的热爱,这正是我们老师所追求的课堂。
祁老师的课堂是思维火花绽放的过程,学生不断在思考,不断生成自己创新的想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思考,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很大的提高。不管是课前对文本的猜错或者是想象,还是课后对文本的续编、生活中的运用,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祁洁萍:
本次Cartoon Time的教学尝试让我有了新的感悟,即创设主题情境,以主题为中轴,以语篇为载体,以问题为阶梯,从激活主题—探究主题—升华主题逐层递进地展开对主题意义探究,帮助学生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及其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如下:
读前创设语境,唤醒已知,激活主题。
上课伊始,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互动交流,自然引出本课主题an outing.首先我引导孩子和Bobby和Sam一起玩游戏,复习公共标志表达方式及其意义。其次我联系四上第六单元At a snack bar,Bobby and Sam had an outing,Did they have a good outing?这个话题引出本课一脉相承的have an outing这个话题,引发学生学习文本的期待,为之后学生发现和思考语篇的意义提供方向和动力。
读中以主题为主轴,设计问题链,探究主题。
在读中环节,我围绕本课主题an outing,以bobby sam的outing进展情况为线索,在解决完背景知识后,通过Does their outing go well?让学生观看视屏,整体感知文本,获取文本大意。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Why didn’t Bobby know this at first?They didn’t see the sign.Where do they find the sign?what does the sign mean?对文本进行细节梳理,获取详细信息。在梳理完本课信息后,我根据文本剧情前后对比转折提出问题What caused the bad ending?引导学生概括、提取、整理、建构和深入理解文本信息。即They’re careless.They missed the sign.They didn’t follow the sign找出outing不顺利的原因.并引导学生以Give the story a name 对文本进行归纳提炼。
读后巩固所学,迁移运用,升华主题。
在读后阶段,我带领孩子再次回到问题Why didn’t Bobby and Sam’s outings always go well?并启发学生思考How to make a good outing?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深化本课主题。
最后我拓展和延伸了文本情境,创设了Bobby 和Sam继续在森林里行走,谈论标志的新情境。学生基于主题have an outing,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并自主表达。引导学生把阅读中习得的信息、观念和思维方式迁移到实际问题情境中,创造性的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撰稿:彭琪媛 摄影:陆慧 审核:祁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