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越来越得到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们的接受与肯定。本论文对项目化学习的起源、发展及其中国化的过程进行研究,并在其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近年来的各领域、各阶段、各形式的PBL研究论文进行分类分析。着重研究了PBL的基本原则、PBL如何在中小学的环境中进行使用、教师实施PBL时面临的挑战、学校或地区因素对采用PBL的影响以及它在提高学生学习成果方面的有效性。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关于项目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历史悠久,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不但没有没新的教育理念所淘汰反而历久弥新,和新的教育潮流交融互补、继续发展。项目化学习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一个真实主题、驱动性问题,自主研究、研究成果、全程评价。国内对于项目化学习与学科相融合的综合性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团队,而一线教师的研究视角多为项目的开发及设计,而评价环节相对较弱或缺失。由于缺乏有效、可靠和易于使用的方法来衡量PBL旨在促进的各种更深层次的学习以及人际和个人能力,阻碍了对PBL有效性的评估。许多研究也使用了评估设计,但是难以排除PBL以外的因素影响结果的可能性。
未来的 PBL研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继续挖掘统整学科关键知识与能力的学习项目;证明 PBL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的有效性;增加对 PBL 应用广度的研究;规划、实施和管理与学生学习及成就相关的 BPL 流程;设计简便易操作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