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霞老师执教《热往哪里去》来自五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热传导》,热传导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现象,教材通过再现生活中的热传导事例,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揭示热传导的过程和特点,认识热传导的概念。
本课共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水杯颜色的变化,知道热传播的事实;二是加热金属盘,知道热传播的路径。实验新奇,内容也是学生们喜爱的。可见,尤老师备课是花了心思的。
整节课上下来的感觉是科学知识不清晰,杂乱;学生活动热烈但不知方向。杨文若老师执教《霜和露》来自五年级第4单元第二课。杨老师从二十四节气引入本课,通过制造霜来引导学生学习霜形成的条件,并尝试在室内完成实验。实验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在错误中发现了露,进而再改进。这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曲折,也是妙笔。而本课的实验没有铺垫好,导致实验过程不够顺利。其实,这也出现了上节课的问题,对于霜和露形成的条件等科学知识理解不够深。因此,我的建议是,每一位老师还是要加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避免错误。
这样的现象我也常常犯,归根结底是对于科学知识理解不透彻。鉴于此,我提出三个建议:首先,完整正确理解科学知识;其次,尊重学生学习情况;最后是尊重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