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3日,区朱俊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共同研讨观摩阅读分享交流与同课异构。本次活动仍然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朱俊主持,有幸邀请到区教师培训科张爱娟老师一并参加并指导工作。
首先是传统项目——读书分享,主要是工作室成员围绕左开俊老师的《建模式教学(中学生物)》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其中曹华、周鑫、姜宇、何莉燕着重围绕自身阅读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点展开思考,在解读建模式教学的同时,例举了自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做法与收获,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字模型、类比模型,如数家珍,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体现出工作室相互学习,内化自身的文化品质。
第二阶段是课堂观摩,分别由中天的李盛曦老师和魏村中学的陆红梅老师围绕《食品保存》展开同题异构。李盛曦老师从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的食品保存方法,课堂现场交流,认识到食品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保存,进而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通过视频、实物(新鲜的肉汤和变质的肉汤、发霉的水果)、显微观察(制作临时玻片观察霉菌的存在)总结得出食品腐败的原因,然后再次认识各种食品保存方法的目的。陆红梅老师则是从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入手,通过课前巧妙设计对照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微生物的生长生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接着就围绕微生物生长生殖的条件,总结食品保存的原理,最后分析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并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对各种方法进行归类。两位老师通过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不管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收获。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朱特用指出,我们的生物教学应该力求三点:情境设计要做到一境到底;创设活动探究生命本质;拓展运用发展学生能力。张科则接着朱特的话语,突出强调:工作室营造了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的氛围,两节课各有特色,李老师通过课前做调研,课中做实验,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陆老师思路非常清晰,老教师有老教师的特色,自制的玻璃弯管令人印象深刻,很好重现了经典的巴斯德肉汤实验。教师的专业发展落脚点一定是课堂。“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