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你知道吗?第十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仅为8.47%,与世界科技强国差距甚远。科学素质到底是什么?这个数据为什么会让我们如此担忧呢?
科学素质是公民的核心素质,是提高个人生活品质的好帮手。大到斗转星移与地月潮汐,小到当地气候规律,无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科学方法,运用于处理生活实际,参与公众问题,是新世纪公民应必备的技能。
然而,数据之低折射出的是公民对科学素质淡忘与对科学精神的漠视。科学精神是霍金身患卢伽雷氏症仍兢兢业业于黑洞与宇宙论的精神,室南仁东呕心沥血二十二年打造天眼,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不仅如此,科学精神还是国家统筹规划,是每个同学们在课堂中的研究精神。只有重新唤醒全社会对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的高度重视,国家才能在前进道路上攻坚克难,行稳致远。值得肯定的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场对公众科学素质的大考,我们能够在抗疫中取得如此高效、全面的成果,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还能在做些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扎实上好每一节科学课,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开展好每一次的科技节和科普宣传活动,使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从小崇尚科学。其次,带着孩子走进社区,在家庭、社区内开展“小小科普宣讲员”,帮助社区民们的科学素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协同社会力量,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全面的科学教育,提升科学素质。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但只要我们意识到重要性并落实在日常的教学行动上,定能做到人人科学素质铭于心,国家云帆高悬展宏图。